新乐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乐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3-01    来源:发改局    发布机构:新乐市信息公开
【字体: 】    打印
(2018年2月2日在新乐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新乐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秦晓鹏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新乐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动力增强的新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24.6亿元,增长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87亿元,增长21.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7.87亿元,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00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27亿元,增长1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完成26451元和15635元,分别增长9%和8.5%;单位GDP能耗下降3.2%,节能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完成石市下达任务目标。
(一)有效需求不断扩大。一是投资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10%。安排重点推进项目69个,总投资469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51.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7.6亿元。其中,20个续建项目中已有14个项目竣工;计划新开工项目20个,全部开工,其中5个项目竣工;29个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全年签订投资协议11个,框架协议3个,总投资97亿元。形成了“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良好态势。二是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现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37家,比上年增加3家,进出口总值预计达到1亿美元以上。三是消费需求稳步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27亿元,增长11.6%。
(二)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4 : 54 :32。一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稳定,总产达到31.9万吨。西瓜(甜瓜)、花生、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11.5万亩、12.6万亩,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1万吨、8.7万吨、10万吨,同比增比2.8%、2.9%、3%。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达到79家。“新乐花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2个,庄稼主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评为“国家四星级休闲农业园区”。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2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5%。成功列入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和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项目试点县。二是工业转型加快。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79亿元、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65.1%。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家,新认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7家,达到1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平台2家。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三是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洽谈签约了万乐智能物流园、普洛斯空港物流园、中材-新乐建筑节能产业园、伏羲台上古文化小镇等项目。新华广场写字楼、台北名品城等项目已竣工或即将竣工投用;东方艺术小镇有望列入省级特色小镇。2017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个,限上批零住餐企业4个。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11%。
(三)城乡发展成效显著。完成了《新乐市总体城市设计》等12个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礼堂街北延等11条道路的建设和改造提升,新建了6条主次干道供热管网,集中供热覆盖面积达到470万平方米,实现了汽改水供热管网全覆盖;完成了15条街道地下雨污管网建设,实施了南环路等12条道路的绿化提升工程,推进了伏羲南巷创意文化一条街、伏羲大街特色风貌街的建设。城市管理不断深化,拆除违法建设11.3万平方米,整改违法占地980.5亩,严厉整治了房地产违法“预售”行为。全面推行“深度保洁、以克论净”环卫制度,城区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提高。启动了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工作,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托管全覆盖。编制了《新乐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建成了北贾庄村等4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
(四)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分批划转行政审批事项171项,实现“23证合一”,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开展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并对30多个事业单位的编制进行了动态调整。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工作顺利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建立健全了水价调整补偿机制,完成了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同时,扎实推进了城市综合执法体制等改革工作。完成了开发区机构编制、行政审批、人事薪酬制度和投融资平台改革,园区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五)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制定并严格落实了“1+19”、双百日攻坚等工作方案,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散煤管控和型煤推广工作顺利推进,超额完成了农村居民“煤改气”和乡镇卫生院“煤改电”任务,拆除了91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企业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完成了510家“散乱污”企业和105家涉VOCs企业整治任务。加强了大气监测能力建设,新增乡镇、建筑工地、国省干道监测点位50个。加强涉水企业监管,完成了禁养区17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搬迁和改造提升任务。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完成了5000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林业项目。秋冬季以来,我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PM2.5同比下降41.22%,PM10同比下降41.38%,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
(六)民生民本持续改善。扶贫攻坚持续推进,实施了1019个产业扶贫项目。加大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城镇新增就业30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6%。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7%、17.6%和10.6%,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建、改扩建民生街小学、北青同幼儿园等19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完成了所有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全市万人床位数达到39.7张,顺利通过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验收。社会治理有效加强,完成了天网平台建设和联网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扎实推进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作,全市社会形势持续和谐稳定。文体科技、民族宗教、统计、残联、双拥优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总的来看,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仍然存在,与我市增比进位、跨越赶超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支柱产业受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拓展能力不强等诸多因素影响,竞争优势减弱,新兴产业数量还不多、实力还不强,还没有挑起全市经济的大梁,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四是城市载体功能还不够强,城市形象品味还不够高,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的理念需要转变提升。五是民生改善任务还比较繁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增比进位总要求。为此,确定2018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和8%以上,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石家庄市控制标准。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总投资440亿元的70个重点项目,确保旭力生物质、盛和电磁波屏蔽门窗、百斗嘉复混肥二期等18个项目竣工投用;展利二期、盛和二期、宏杰机械、安然动物保健品、车迪二期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推进中建材、万乐、普洛斯等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机遇, 实施精准招商,精准招引一批高质量项目。力争全年谋划100个以上的对接洽谈项目,洽谈跟进50个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引进5个投资5亿元以上、2个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支撑项目,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滚动发展格局。三是积极推进开发区建设。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全力打造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包装印刷等五个产业园。实施长青路中段等4条道路及空港大街雨水提升泵站建设,推进城市建成区和园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着力促进转型升级。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抓好科技小巨人工程,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省市级企业中心等创新平台,年内新增石家庄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以上。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推进中材·新乐建筑节能产业研发中心项目。二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强化链条招商和技改扩规,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五大支柱产业;依托河北美术学院和中材·新乐建筑节能产业园项目,打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两个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电热毯、灯具等特色行业和传统产业的档次、水平,着力打造杜固塑料、正莫石雕等六个转型升级园区。推进华宝公司扩建等95个技改项目,深入开展入企帮扶、银企对接活动,确保中央和省市支持政策落地生效,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新增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家以上。三是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增长潜力大、竞争实力强的成长型企业,加快推进万乐智能供应链物流园、普洛斯新乐空港物流园等现代物流产业项目,力争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1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新增5家,确保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实现提档升级。进一步深化外贸出口企业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办理各项进出口手续,力争年内新增外贸出口企业5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6%以上。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支持美术帝国创建4A景区,办好第六届伏羲文化节,推动三元食品工业游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四是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高端设施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等特优农产品,启动并完成“新乐甜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及评审工作。抓住列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的契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三元乳业、中元牧业、庄稼主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石家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家以上,培育1家石家庄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1%以上。
(三)着力抓好城乡建设。以“四城同创”为抓手,着力建设石家庄市域次中心城市。一是高标准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全域规划、数字规划等工作,规划建设集产、城、教于一体的木刀沟“一河两岸”空间布局的“空港新区”,全面叫响“空港城市”品牌。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南环路西延等7条街路建设,提升改造礼堂街等5条道路,完成107国道建设工程;实施建成区小街巷整治工程和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确保所有新建项目全部按照海绵城市规范标准实施;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加快公园绿地建设,高标准完成体育公园等4个功能性公园;实施县城容貌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1条迎宾景观大道、2条标志性街道和3条城市景观路。三是强化城市管理,深入开展“洁净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整治城市街道外立面和建筑屋顶卫生,规范广告牌匾、道路标线、路牌标识和停车场管理,打造市容管理规范化城市;强力开展“双违”专项整治行动,创建无违章建筑城市。四是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人文融合,依托伏羲台、中元牧业、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打造伏羲小镇、牧业小镇和创意文化小镇。五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项目,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
(四)着力促进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衔接落实上级取消下放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形成“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上取得突破。三是深化财税和投融资改革。抓好城投、农投、开发区投融资公司运作,积极采用PPP模式、政府债券等方式,助力企业融资和城市发展;稳妥推进水资源税、环保税改革。四是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开展“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五是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稳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能划转等改革工作。
(五)着力绿色生态建设。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切实解决好环境突出问题。一是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强力实施燃煤治污防治、工业企业治理、移动源治理、扬尘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四大工程,确保年底前全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72微克/立方米。抓好散煤治理,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加强燃煤锅炉整治,确保全市范围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加强重点工业行业综合治理,定期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强力推进涉VOCs企业整治,对全市所有相关工业企业、生活源和油气源实行清单式管理。加强扬尘治理,突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工业堆料、砂场扬尘、秸秆禁烧等方面的整治。二是深入开展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水十条”和“土十条”,加强水质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厂监管,严格落实“河长制”,巩固扩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果,促进全市水生态总体改善。统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危险废弃物治理及涉重金属企业清理整顿,实施关停搬迁企业治理修复行动,防止农村面源污染。三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对恶意违法排污、破坏环境行为坚持零容忍、顶格处理,时刻保持铁腕治污高压态势。四是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全力推进村庄绿化及高速高铁、国省干道、县乡村道沿线绿化,高标准完成“两河”及主要干道两侧5000亩绿化任务,加快推进木刀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六)着力抓好民生建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强化项目扶贫,实现682户213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年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050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面加强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工作,新建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中心2个、医养结合机构1家以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和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推进荟文中学等学校建设。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争创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县建设。年内完成3-5座便民市场以及12座城市公厕的新建或升级改造任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安全生产专项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和属地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三年攻坚,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新乐”建设,高度关注并及时解决社会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稳定。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积极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档案、气象防震、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实现2018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拼搏奋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新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