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新乐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乐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
新乐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24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农业
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8-29 09:54 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承安镇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2024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新乐市人民政府    

                                                                                                                                                                                                   2024823

 

2024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

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市2024年第二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根据《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供销〔202417号)精神和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精神,以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兼顾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聚焦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努力培育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集中连片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与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2024年全市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总额85万元,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绩效面积1.15万亩。

二、项目实施内容

(一)确定实施区域和支持产品、环节

实施区域为新乐市承安镇,该区域耕地成方连片,土地平坦,适合机械化作业,安排适合两季作物累计种植区域为服务对象。主要对耕、种、防、收四个环节进行补贴。财政补助占当地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补助总量不超过100元。

1.玉米病虫防治,实施补助面积1.15万亩左右。市场服务价格为20/亩,补贴比率为30%,每亩补贴6元,本项合计补贴约6.9万元。

2.玉米收获实施补助面积1.15万亩左右。市场服务价格为120/亩,补贴比率为22.5%,每亩补贴约27元,本项合计补贴约31.05万元。

3.旋耕(包括旋耕两遍、秸秆还田),补助面积1.15万亩左右。市场服务价格为130/亩,补贴比率为25.7%,每亩补贴33.41元,本项合计补贴约38.42万元。

4.小麦播种实施补助面积1.15万亩左右。市场服务价格为25/亩,补贴比率为30%,每亩补贴7.5元,本项合计补贴约8.63万元。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主要包括耕(旋耕两遍、秸秆还田)、种(小麦播种)、防(玉米病虫防治)、收(玉米收获)4个环节,共计补贴85万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实施环节因某种原因无法实施,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行调整到其它地块,并报项目领导小组同意。

(二)社会化服务质量标准

1.玉米病虫害防治作业标准

一是采用农用无人植保机作业,作业期间必须参照《无人植保机飞防作业技术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规范作业,安全作业,确保作业效果;二是所用药剂质量合格安全,喷洒均匀,喷洒服务效果必须达到绿色防控指标;三是虫害防治,防效达到90%以上;病害防治,防效达到80%以上;喷洒面积95%以上。

2.玉米联合收割作业标准

一是玉米收获机与玉米种植行距应相适应,行距偏差不超过5cm;二是玉米收割损耗率≤3%

3.玉米旋耕(包括旋耕两遍、秸秆还田两遍)

还田秸秆粉(切)碎长度≤100mm;粉碎长度合格率≥85%,穗茎兼收茎秆切段长度合格率≥80%,果穗、籽粒和穗茎兼收茎杆无油污染。

旋耕:旋耕两遍,深度达到15cm。机械旋耕作业时要注意旋耕深度和旋耕平整度,确保旋耕质量。旋耕层深度合格率≥90%,耕后地表植被残留量≤200g/,碎土率≥60%,旋耕地表平整度≤4cm,耕后地表无漏耕和明显壅土现象。

4.小麦播种标准

作业质量要求:深度3-5cm,播深一致,无漏播、重播。

(三)实施主体的选定标准

项目实施主体由围绕小麦、玉米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服务企业、供销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项目实施主体要符合以下条件:

1.拥有一定社会化服务经验。原则上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达两年以上,且已经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没有注册登记,或者虽已办理登记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体工商户等服务主体不在范围内。

2.拥有必要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具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人员、专业农业机械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能力。

3.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其所提供的服务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受到服务对象的好评。

4.能够接受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社会化服务主体在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信息平台注册登记,纳入平台管理。

5.实施主体严格限定为社有企业、基层社(登记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包括在内),并同时满足以上规定的四个条件。在股权比例上,供销合作社单独或共同出资,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0%

(四)优选服务组织

广泛了解社有企业、基层社需求意愿,在对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的规模、能力、信誉、服务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采取公开采购方式确定社有企业、乡镇基层供销社等服务主体。承担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实施的服务组织,需纳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

(五)签订服务合同

参加项目实施的服务组织要与用户签订农业农村部或者省推荐使用的制式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地块、服务面积、服务内容、服务价格、作业时间、质量要求、质检验收等内容。

  • 监督管理项目实施

采取设立质检员、村委会审核、村内公示等多种方式对作业情况进行核实。待作业完成后,接受服务的经营主体与质检员检验确认服务数量和质量,填写《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业单》(附后),服务组织法人代表、接受服务的经营主体代表、质检员三方签字(对经营主体是小农户的,可经小农户同意后,由村委会负责人、村民代表等代签),并对服务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村委会对服务组织作业单进行审核确认,编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业单审核确认表》,将确认表(后附作业单)在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以村为单位填写《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资金申请表》(附后),加盖村委会公章,经乡镇审核后报市供销社,作为验收核查和结算的依据。

(七)检查验收

对服务组织上报的服务面积进行验收核查。项目领导小组可以采取委托第三方方式进行,将验收核查确认的结果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出具《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资金兑付结算单》,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办理补贴资金结算事宜。

(八)兑付补贴资金

服务主体在作业过程中,安排服务小农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补助资金或面积占比不得低于65%,单个小农户补助面积不超过50亩;接受服务的单个规模经营主体,享受项目任务补助的面积不得超过500亩。小农户承包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后以托管方式直接经营或者统一委托给其他服务组织托管经营的,可视为服务对象是小农户。面向小农户的项目补助资金补助小农户的比例不得少于50%。补贴资金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项目实施完毕并经第三方审核验收合格后,鼓励支持由服务主体将小农户应得到的补助资金支付到位后,再拨付服务主体应得资金。服务主体按市场价格收费开展服务,不干扰市场价格形成。安排服务规模经营主体的补助资金,可以直接补助规模经营主体,也可以分别补助规模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项目任务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适度的服务主体,鼓励支持尽可能多的适度规模服务主体参加项目实施。

(九)绩效评价

市供销社按照规定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开展情况、效果分析等内容。

(十)时间、任务节点安排

1.制定方案:20248月,制定上报项目实施方案。

2.确定服务组织:20248月,按照省市文件及有关会议要求,采取公开采购方式择优确定服务主体和承担任务量。

3.农业生产社会化多环节托管服务1.15万亩,202412月底完成作业。

4.20248-11月开始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核实、验收。

5.资金兑付:按照甲方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签定的服务合同执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供销社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综合协调和督导检查等工作,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和绩效管理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落实取得成效。相关乡镇、农经站、相关村干部确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检查制度,强化工作调度和实施监管,根据工作进度适时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对服务主体履约情况的监管。强化社会监督,公布举报电话0311-88581115。建立淘汰机制,对弄虚作假、质量不合格的服务主体,取消补贴资格。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已经享受其他项目财政补贴的同一社会化服务不得重复补贴。

(三)加强总结推广。充分尊重广大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意愿,鼓励引导广大农户和村集体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及时总结提炼创新做法、典型经验,积极推广新模式、新做法,努力营造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

(四)落实工作经费。市财政局从市级财政资金中安排工作经费3万元,主要用于项目监理、专家团队服务,宣传培训与入户指导,监督检查、项目验收与工作指导,试点经验总结与完善政策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