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乐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部署
2007年工作总结
一、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坚持引才引智并举的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引才借智活动。为远大兽药、新创铁业、望峰电器等个体民营企业推荐人才28人次;今年组织两次大规模的人才交流洽谈活动,共达成就业协议232人。
二是进一步加强人事代理工作。今年新增人才代理人员1200余人。
三是努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我市共接收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158人,共有220名应往届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或“自主择业”找到了就业岗位。
四是从2006年开始,积极吸取事业单位试点单位的经验,不断改进,到今年7月份,我市全额事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了聘用制,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大大激发了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职称评审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按照申报条件、评审程序和要求,办理各类合格证书高级32人、中级191人、初级642人,计算机证644人,外语证160人;同时,根据石家庄市人事局石人[2006]61号文件的安排,今年完成了3500人的创新能力培训工作。
二、人事考核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完成了2006年度机关及事业单位7676名工作人员的考核奖励工作,并向石家庄市推荐二等功人员7名,评出三等功人员124名,嘉奖人员1024名。
二、初步完成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对全市政府系统24个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认真的登记,通过逐人查阅档案,核实人员,严格公示、上报等环节,经石家庄批准准予登记在职435人,离岗142人;公安系统经过省笔试考试合格人员17人,共计605人
三、今年,我们筹集资金3万余元,从有关单位抽调4名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对机关事业单位在职的1520多份干部档案全部进行了重新整理、校对,去伪存真,提高了档案的纯洁度,并更新了挡案盒、档案袋、添置了档案柜,配备安装了专用电脑查询系统,为档案工作达标升级奠定了基础。
三、协调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
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按照2007年新的生活补贴标准及时为14名企业军转干部调整了工资和养老金,并向石家庄市解困办和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同时为3名企业军转干部请示补发了工资。
四、就业再就业工作
1、全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27个,大力做好“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援助工作,让45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了再就业。
2、统筹城乡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我市就业压力。我们向全市发布招工信息12期,发放宣传材料1万5千余份,向全社会提供就业岗位7500个,完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5600人次,其中劳务输出55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2%,分别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且今年我市在劳动力市场举办了春、 夏、 秋三次招聘会,招聘会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并亲自到场参观指导。三次招聘会共有78个单位参加,提供就业信息318条,就业岗位2850个,达成就业意向3970人
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人。
3、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阳光工程培训工程”我们已举办服装制作、美容美发、农机维修驾驶、焊工、营业员、家电安装和电子电工等专业技能培训班15期,培训农村学员53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7.8%;举办引导性培训班15期,培训农村学员217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8.8%;
我们共完成再就业培训1010人,完成全年培训目标任务的101%,培训专业涉及微机操作、创业培训、焊工、服装制作、营业员和美发等。共完成远程培训13期共535人,其中,为210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员进行了3期职业道德培训,培训后这些学员全部被安置到石家庄、天津和我市市内各类企业实现转移就业;为121名农村劳动力进行4期免费服装制作培训,培训后这些学员主要被安置到石家庄及我市服装厂和商场从事服装制作和销售工作;为29名城乡劳动者进行了2期SYB创业培训;为175名农村青年进行了4期创业意识培训。举办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200人。
4、狠抓扩面,不断的巩固和完善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作用。2007年底我市的失业保险参保单位201家,参保人数12673人,失业保险金申报236.74万元,失业保险征缴入库227.24万元;失业保险扩面305人,今年共接收失业职工178人;共发放失业救济金98.89万元。
五、工资和福利工作
1、依据冀政(2006)88号文件精神,对全市机关在职人员1509人,事业在职人员8088人进行工资套改工作,机关人均月增资203元,事业人均月增资258元。
2、全力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全市已改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加强监管,指导企业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内容及方法。对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做到了100%全覆盖,工资协议履约率达到85%。
3、逐步完善工资宏观调控机制,督促企业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了完善的人工成本信息和工资指导线发布体系,能够及时将各种信息发布给企业。对企业工资内外收入进行监督检查,纠正企业在工资分配中的错误行为。
4、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审批程序及工伤认定申请程序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全年,为企事单位的290人办理了退休;工伤认定216人,劳动能力鉴定41人,遗属补助审批53人;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733人,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835人,审核企业特殊工种提前退休91人。
六、强化执法监察,规范劳动关系
1、全方位有序开展日常监察和专项监察工作。共检查用人单位319家,涉及劳动者17800人,补签劳动合同2170份,补办就业证件261多份,追讨工资80.5万元。接待举报投诉案件47起,立案47件,结案32件。处理突发事件4起。
2、以劳动年审为龙头,带动监察工作全面开展。共审查用人单位560多家,涉及劳动者31501人,审查合格单位288家,整改8家。
对小砖窑、小作坊、小煤窑等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478家,并且按上级要求对17家砖窑进行处理,责令其补签合同665份,用工核查记录665人。
3、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立案受理劳动争议46起,结案46件。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1220人次,都得到妥善处理,及时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稳定。
4、完成了81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一、加大人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主动走出去,引进我市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加大本地人才的培训力度,为我市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培养乡土人才。
二、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1、 按照上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下达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就业与再就业政策,做好在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的管理工作,安排好困难群体的就业,确保公益性岗位不出现空岗。
2、 充分利用星火职业技能远程培训的资源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启动后续支持服务。
3、加强劳务输出,积极与境内、境外用工单位联系,尤其境外劳务输出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进一步扩大就业示范村的数量,形成以点带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三、切实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
要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建立顺畅高效的协调机制为基础,切实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信访工作,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来信来访、违纪案件立案结案率达到100%。
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全力以赴抓好本辖区的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完成各项考核目标。
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认真开展好树立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良好形象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要继续抓好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转变行业作风,要推行领导接待周、首问责任制、特邀监督员、政务公开等制度;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防腐拒变能力,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加大教育力度,落实防范措施,保证干部职工队伍肌体健康;需严肃各项工作纪律,加强对重点岗位和热点工作的监督,防患于未然。